[腕表之家 鐘表雜談]最近看了一部電影,叫《登月第一人》,這部電影聚焦美國宇航員尼爾·阿姆斯特朗的生平,根據詹姆斯·漢森的傳記作品《第一人:尼爾·阿姆斯特朗的人生》改編而成。之前看到有的評論會質疑,“人類登月的歷史是杜撰的”、“那些都是在冷戰期間的假象”,諸如此類的種種。當你真正回到那段歷史當中,也許才會明白,人類對于登上月球的執念。
其實,關于太空的電影其實不在少數,遠一點的有1968年庫布里克的神作《2001太空漫游》,198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《太空先鋒》,1995年湯姆·漢克斯主演的《阿波羅十三號》,近一點的還有2013年的《地心引力》和去年的《隱藏人物》。
而這個關于尼爾·阿姆斯特朗(以下簡稱尼爾)的故事,背景發生在美國和蘇聯冷戰期間。電影從一位登上月球的“成功”宇航員的角度,描述人類是如何一步步的走上月球,踏出那關鍵的一步的故事。

尼爾彼時的還是一位普通的試飛員,因為美國開始投入“水星計劃”,而這項行動,正是后來“阿波羅計劃”的前身。之前對歐米茄超霸系列“阿波羅11號”紀念款有所關注的朋友可能對“阿波羅計劃”有所耳聞,正是這個計劃,圓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夢。
回到電影,尼爾投了簡歷,也憑借試飛的經驗,很快得到了這個機會。從試飛員到宇航員,不斷地通過練習去模擬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形態。因為在此之前,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,從發射、飛行,到分離對接等等,他們能做的只是盡可能的模擬。失敗、同僚的意外去世,國內反對的聲音,成為了人類飛上太空、踏上月球的阻礙。
當然,這些努力最后帶來的結果是成功的,歷史上的1969年7月16日,土星五號火箭裝載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,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,12分鐘后進入地球軌道。在此之后,尼爾踏上了月球,留下了那句經典的“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,也是人類的一大步”。
電影來自尼爾·阿姆斯特朗的自傳,更多的描述了他和登月背后的故事。事實上,他也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。他1930年出生,2012年逝世,是美國“阿波羅11號”登月計劃宇航員。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服役時,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,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。
有人說,將人類歷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“小”的一部電影,無關乎那“一大步”,只關乎這“一小步”。

尼爾在月球上踏出的舉世聞名的那一步
一個夾雜在事業和家庭雙重壓力甚至是摧殘下的普通人,被國家和時代推上了人生的風口浪尖,猶豫與執著,痛苦與忍受,空虛與釋懷,劇作賦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復雜性徹底打開了本片的視野,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觀和主旋律俗套,你甚至可以認為電影最終的情緒落腳點是懷疑和消極的,這在登月后的電視新聞與隔窗相望兩場戲達到頂峰,世界只記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,沒人關心你在地球上的犧牲,巨大的付出到頭來只是服務于政治斗爭,丟在天外的悲傷依然自己承受。
如今,探索宇宙、踏上月球,不再只是關乎“一個人”,更多的時候,關乎的是國家的實力、國際的地位,關乎的是人類對于未知的不斷追求。而這些經歷,也在不斷地為制表品牌提供靈感,他們也在用作品致敬人類的偉大歷史。歐米茄超霸,在上世紀60年代也見證了那一段真實的歷史,在此后也多次隨宇航員出發進入太空?,F在,也被譽為“真正的月球表”,并吸引著太空、月球愛好者。